了解试管的姐妹们应该清楚,体外受精是试管妊娠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。有时尽管女性取卵数量不少,男性质量看似良好,仍可能出现卵母细胞授精后没有原核,继续培养也未见卵裂,医学上称之为受精失败(FF)。

试管婴儿多次失败疑基因所致:寻求2024年新突破!

虽然受精失败在临床上的发生率并不高,但其出现往往让医生和患者倍感困扰,人们会不禁质疑:“是我的卵子质量不好吗?”、“不够强壮吗?”

怀孕的夫妇不宜过于焦虑,盲目寻求“灵丹妙药”或“秘方”的治疗并不明智,这样不仅无助问题的解决,还可能增加怀孕期间的焦虑情绪。在调节身体的夫妇还应关注是否存在遗传异常。

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尹太郎研究小组于2023年9月27日在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上发表文章,通过对23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审查和分析,揭示了人类生殖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,任何阶段的基因问题都可能导致受精失败。

现在,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些导致受精失败的遗传机制:

1. 遗传机制与男性因素:

(1) 基因缺陷:例如Czeta1特异性磷脂酶,编码PLCCζ。PLCζ是携带的卵母细胞激活因子,在受精过程中引发重要信号。若其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或出现突变,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及受精失败。尽管有研究显示通过某些方式可以提高受精率,但仍有一部分PLCZ1突变患者在采用特定技术后遭遇胚胎发育停滞的问题。

(2) 圆头症相关基因:这是一种罕见的畸形症,其特点为头部呈圆形、顶体缺失,影响穿透卵细胞和受精的能力。与圆头症相关的关键基因的突变会导致顶体缺失。近的研究确定了与圆头症相关的多个基因变异。圆头症患者的因无法与卵母细胞结合而渗透,常规的授精方式较低。尽管有研究显示结合使用某些技术可能提高,但受精率仍低于正常。对于圆头症患者,研究其DNA片段和非整倍性是很重要的。

(3) 染色体变化:例如DNA碎片化(SDF)。高DFI与常规体外受精的受精率下降和TFF风险增加有关。染色体端粒也可能导致受精失败。

2. 遗传机制与女性因素:

(1) 卵母细胞基因缺陷:如WEE2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卵母细胞的正常功能,导致受精失败。还有其他多个基因也会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。

3. 线粒体DNA的作用:在卵巢衰老和生理衰老过程中,线粒体功能障碍和MTDNA缺陷会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率。研究指出,MTDNA复制量低可能导致卵母细胞质量和生殖潜力下降。

4. 遗传变化的表观:这是在不改变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。卵母细胞的表观遗传学在胚胎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卵母细胞激活缺陷被认为是导致受精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遇到受精失败的情况不必过于沮丧,重要的是要查明背后的原因。只有明确了原因,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并迎来好孕。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